種”如泰山——記蕭山區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
發布日期:2018-09-11
近日,全區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工作總結會在所前鎮杭州藍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召開,會議由區種子管理站主辦,區農業局副局長汪寶煥出席,局人教科、農業站等相關科室負責人,全體普查工作人員及部分種植農戶參加。
會上,各專業普查小組對征集到的我區種質資源情況進行了交流,區種子管理站對本次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工作進行了總結,同時現場觀摩了杭州藍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種植基地
會議中,區農業局副局長汪寶煥肯定了歷時一年多來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的成效,各專業普查小組組織措施有力,職責分工明確,超額完成了目標任務。
汪寶煥強調:
充分抓住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機遇,建立和完善我區種質資源保護與研究利用體系,加強種質資源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傳統品種資源優勢,組織開展傳統名特優作物品種收集整理、提純復壯、改良繁育和栽培技術研究,建立區級名優農作物品種種質資源庫和保護目錄,予以分類分級保護。加強地方特色優勢種質資源的有效保護和有序開發,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社會、生態和經濟優勢。不斷加強名優農作物品種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保障了我區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助力鄉村振興。
區種子管理站站長王偉,作為全區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牽頭單位負責人,對整項工作進行了總結。他提出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是一項具有公益性、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保障糧食安全、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能有效防止具有重要潛在利用價值種質資源的滅絕,保護我區農作物品種多樣性,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生態資源環境。
本次普查與收集行動從去年4月份至今,以扎實專業技術隊伍為保障,制定《蕭山區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各專業普查小組按照任務分工,制定進度安排,抓住時間節點,多次深入田間地頭,通過走訪富有經驗的農技人員和年長農民,基本摸清我區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已普查花蒲瓜、韭菜、青梅等種質資源32份。相關種質資源征集表、照片和種子等繁殖材料樣本已全部提交。同時完成上交1956年、1981年、2014年3個年度的普查表。圓滿完成這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目標任務。
糧油、蔬菜、水果和棉麻4個專業小組有關專家分別交流本次農作物種質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工作情況,并就征集品種的特征特性描述及保護利用發表了見解。